close

html模版






標題

地震是如何的形成


問題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地震是如何形成的請詳答謝謝


最佳解答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圖片參考: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azard/quake-structure-s.jpg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其他答案


地球內部介質(岩石)突然發生破壞﹐產生地震波﹐從而在相當範圍內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破壞開始的地方稱為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影稱為震中。當地震很大時﹐地球介質破壞區的尺度可達幾十甚至幾百公里﹐稱為震源區。大多數地震在地面引起的震動只有用靈敏的儀器才能察覺。????????地震現象包括地震直接造成的原生現象和由地震造成的各種次生現象。????????地面震動是地震直接造成的基本現象之一。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相當複雜﹐包含著各種不同頻率和振幅的振動﹐震動的優勢方向也隨時間變化很快。因而地震時地面質點運動的軌跡呈現出一種相當複雜的圖像。????????大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它可以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對自然景觀和人類構築物造成嚴重的破壞。明隆慶《華州誌》記載﹕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時﹐“山川移易﹐道路改觀。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湧者成泉﹐忽焉而裂者成澗。民廬官廨﹑神宇城池﹐一瞬而傾圮矣。?????????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和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都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附近﹐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災害和生命財產損失。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發生在人口眾多的工業城市﹐在極震區內﹐經過正規設計的各類工業廠房和結構物有70~80%倒塌﹐或主體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強烈的地面震動還會在有些地方造成砂土液化﹐使一些結構堅固的建築物因地基失效而整體傾倒。在現代化城市中﹐地震引起的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樑折斷﹐堤壩潰決﹐以及由於地下管道和電纜被破壞造成停水﹑停電﹑通訊中斷和易燃易爆物起火﹐有毒氣體逸出等都會釀成極嚴重的次生災害。????????地震斷層和地裂縫淺源大地震發生時﹐地表還可見到地震斷層和地裂縫。震源處的岩層斷裂和錯動延伸到地表而形成的斷層稱為原生斷層﹐常綿延幾十到幾百公里﹐通過不同的地貌單元而基本保持原來的方向。次生斷層是在地面震動原生斷層活動的影響下局部發生的較小規模的斷層﹐其錯動方式各異。1931年中國新疆富蘊大地震時﹐從可可托海到二台﹐形成長達176公里極為壯觀的地震斷裂帶。這個斷裂帶的斷層錯動方式以右旋水平錯動為主﹐在局部地段也可見到正斷層﹐帶有走滑分量的逆斷層﹐地塹式斷陷和地壘式隆起。1891年日本濃尾大地震時在根尾谷中出現一個大斷層﹐把一條大路截斷﹐東側地面上昇約6米﹐並向北錯動約4米﹐於是在根尾谷中形成了一個大斷崖。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時﹐沿聖安德烈斯斷層發生的錯動﹐是最大水平位移達6.4米的右旋錯動。許多地震是在原有的斷層帶上發生新的錯動﹐但也有的地震斷層是在地震發生後才出現的。????????在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平原地區﹐表土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常形成各種形態的地裂縫。受擠壓的地下水通過地下砂層沿裂縫噴出地表﹐形成噴砂冒水現象。地裂縫形成的原因較為複雜。有些地裂縫可能與基岩以下的斷層活動有關﹐或者本身就是斷層在地表的出露﹐是原生的﹔但也有的地裂縫是受地形或表土性質影響﹐在地面強烈震動時局部塌陷而形成的﹐是次生的。????????山崩和滑坡大地震時﹐自然景觀也將發生變化﹐山崩和滑坡常掩埋村鎮﹐或堵塞江河。1933年中國四川疊溪地震時﹐疊溪全城和周圍60餘城鎮﹑村寨全部覆滅。四山普遍崩潰﹐疊溪台地大規模崩塌﹐校場壩亦崩塌﹐堵塞岷江﹐形成4個地震湖。大震後45天﹐湖水潰決﹐造成下游水災。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根府川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公里。????????地殼形變大地測量的結果表明﹐有些地區地面逐年有微小的昇降運動和水平變動﹐稱為地殼形變。大地震以後﹐在震中附近地區可以測得大面積﹑大幅度的地面隆起和下沉以及水平位移。1966年中國邢台地震前﹐震中區相對垂直運動速率為10毫米每年左右﹐震後測得的最大垂直形變量為464毫米。太平洋沿岸的深海溝內側發生的大地震﹐竟使海岸地區地面隆起。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時﹐海岸地區隆起達10米。????????地震海嘯海底發生大地震時﹐海底地殼發生大範圍的變動﹐引起海水振盪﹐形成海嘯。外海的海嘯浪高最多不過幾米﹐而波長可達幾十到幾百公里﹐所以沒有什麼影響﹔但在接近海岸時﹐海水變淺﹐海浪振幅變大﹐特別是在V形或U形海灣裡﹐海浪會明顯變高。1896年和1933年日本三陸近海兩次地震時﹐三陸海岸的海灣內側﹐海嘯浪高達到25米。1960年智利中南部太平洋沿海深海溝裡發生大地震時﹐激起的海嘯不僅把智利沿岸洗劫殆盡﹐且使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和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都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發生地震的原因:發生地震的原因不外乎下列數種:(1)斷層錯動(90%)(2)火山活動(7%)(3)岩溶塌陷(4)隕石撞擊(5)地函物質相變化(6)地下核爆及其它人為因素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火山活動引致的地震一般規模較小,影響範圍有限。岩溶塌陷一般限於卡斯特地形發育的石灰岩區,其引致的地震規模亦小。大的隕石撞擊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地震,地球上雖留有隕石撞擊的痕跡,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提歐隕石坑(直徑約一公里),但自有近代地震儀的百年以來,尚未有這一類地震的記錄。發生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地函物質因結晶構造突然轉變發生體積變化而產生地震。地下核爆產生的能量甚大(相當於一個中高規模的地震),故亦為地震的來源;那些已公布的核爆為地震學者研究地球結構及震波傳播的最佳資料。此外,在建造大型水庫或在深井內灌水,施加外力或潤滑斷層面,都有誘發地震的記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尤其是發生在陸地上的斷層錯動,更是造成災害性地震(disastrousearthquake)最主要的原因。參考資料:http://www.puli.com.tw/921/earthquakea/1001.htm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06028591.地震是如何發生的?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2.專家是如何測量地震的?圖片參考:http://scman.cwb.gov.tw/eqv5/eq100/images/fig52.jpghttp://www.cwb.gov.tw/V5/index.htm參考資料:http://www.cwb.gov.tw/V5/index.htm地震,是由於地球表面局部地區有大宗能量釋出,而產生短暫時間之振動或一系列之振動,由此向各方傳布。震源出發處,稱為震央。其深度可發生於地殼表層達七百公里,可分別為淺震自地面至六十公里;中震深度則自六十至三百公里間者;深震深度則在三百公里以上者。淺震在世界各地發生頻率較多,深震僅見於有限之地域。日本深震常發生在三百五十公里深度。東印度群島花海曾見深震達七百二十公里。地震發生之原因一般深信係由於地殼構造之影響,地層間彈性應變能量經久之聚積,一朝應力趨過於其抑制力量,即使地表岩層產生不同向之位移而產生滑動,於是地震發生。他種原因可能由於塑流之切割,火山活動概括鬱積氣體之爆發,與礦石結晶時容量驟然之變更及多形相之變化,與岩漿在循環中形態之驟易,岩石之滑動,隕石之撞擊,地表泥穴之陷落等等,皆為地震之起因。人為因素在地面所為之爆炸行為,亦能引發局部性地震。地震之影響常能產生高度破壞性之效應。地震之強度以人體或儀器所感覺振波之強弱,及其對於人為建設破壞狀況,及地面景觀形態改變之程度而衡度其等級。歐美通用之麥卡利震標分為十二級:一、人皆無感;二、人可有感,靜物動搖:三、若貨車經過,振動時間可以覺察;四、門窗動搖,牆壁有裂聲;五、物體傾覆,擺鐘停止;六、人驚外出,煙囪損壞,災害輕微;七、結構不良建築有相當損害;八、泥牆、煙囪倒塌,少量沙泥噴出,司機駕駛受困;九、建築物受損,地面開裂,地下導管破裂;十、鐵軌彎曲,山崩,水越堤濺出;十一、建築、橋梁損壞,地面下陷,山崩,坍方;十二、完全破壞,地面起伏。在大地震之後,可見地層結構上之改變。如斷層裂隙、地層陷落諸現象。在海中所產生之地震海波,通稱海嘯。在沿海地區掀起巨浪,衝壞堤岸或他種建築。在主震發生之前,常見前震,亦即較小規模之地震,而在主震之後,又常見餘震,亦屬同一系列之震波。一系列之地震發生在一地區內,而在一時間階段之內,其規模相彷彿者,稱之謂地震群。世界地震帶之分布皆在地殼薄弱之處,蓋其地質年齡較輕,常多火山噴發,火山帶之分布與地震帶常相吻合。在地震帶地震頻仍,每年有近百萬次地震。臺灣及其附近海底發見之地震次數,平均年有一千四百零七次。有感地震有三百二十七次,無感地震則有一千零八十次。世界地震帶以環太平洋沿岸為主要體系,此帶西從阿拉斯加沿北美洲海南下,直抵南美安地斯山脈盡頭。東由阿留申群島接岡察加半島,向西南延伸至千島群鳥、日本、琉球、臺灣至菲律賓,再折向印尼,而後沿紐西爾向南以接南極。另一地震帶為歐、亞、非地震帶,此帶從地中海沿岸、伊比利半島,橫過義大利、希臘、土耳其、伊朗,而分枝南下非洲入衣索匹亞。另一枝更向東進,延接巴基斯坦,至印度北部,進入喜馬拉雅山區而連接中國康藏地帶;再由川偏轉東北、陝、甘、豫、冀各省。在大西洋中海脊地帶有一獨立斷續之地震帶,自格陵蘭與冰島南下,居於美洲與歐、非沿海岸之中央。震災紀錄史不絕書,考查世界大地震之紀錄,以在明嘉靖三十四年(西元一五五六年)之大地震,災區廣及甘肅、陝西、河南、山西等四省,黃河以北地區為災情最重。震災死亡人數達八十三萬餘人,此為震災之首舉。主震之後,餘震持續甚久,因有「秦州地震一年餘」之記載。其次最重震災當推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晨三時四十二分又五六.八秒,河北省之唐山大地震。此次地震強度為麥卡利震標七.八級,震央在城之南,位置於東經一一八.二度,北緯三九.四度,震深為十六公里。斷層滑過城區,地面斷層痕跡有十公里。有感震率之半徑達一千一百公里,鐵路軌道受震力所拗曲之長度有五百公里,因震災死亡人數達六十五萬人以上。再次之大震災為一七三七年印度加爾各答之震災,受災傷亡人數達三十萬人。此外,破壞性之震災,如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義大利累佐亞之七.五級震災,死亡八萬三千人。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日本東京與橫濱之八.三級地震,此次震災死亡九萬九千三百三十人。地震對於人類之危害無法估計。地震學之研究與發展尚僅在預告防範階段,使地震災害僅能降低至最低程度而已。(鄭子政)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1404906地震如何形的有人說地底下常睡著一頭巨牛,牠每睡一陣子就會翻翻身,當牠翻身時因為頂起了蓋在牠身上的大地,地面因此隨著震動,就這樣造成了地震。你相信上述的傳說嗎?其實地震發生的原因跟地球內部的構造有直接的關係,而這個謎是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才被真正的解開。如果你問我地球像什麼,那我覺得地球就好像是一個煮得半熟的雞蛋;雞蛋有固態的蛋殼以及黏稠狀的蛋白與蛋黃,而地球的地殼就跟薄薄的蛋殼一般,地殼下面厚厚的一層由黏稠狀、高溫物質所組成地函就如黏稠狀的蛋白一樣,地函底下便是如蛋黃部份的地核。地核又可分為液態的外地核和固態的內地核。如果你把這個煮得半熟的雞蛋在桌上輕輕敲一敲,使蛋殼裂一塊塊的,那這個雞蛋就更像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了。地球的地殼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殼,和被弄破裂的蛋殼一樣,地殼實際上是由裂成一塊塊的地塊拼湊而成的,而這些一塊塊的地塊我們則稱之為板塊。全世界主要的板塊有七大塊,包括:太平洋、歐亞大陸、美洲、非洲、印度、澳洲以及南極大陸等七大板塊,如果再加上如菲律賓海板塊等較小的板塊,全球較顯著的板塊便約有十餘塊了。這些板塊彼此緊緊的靠在一起,板塊間會因為互相推擠而產生地震,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地震便是由這種板塊活動所造成,其餘的百分之五則是因火山活動或隕石撞擊而來。板塊活動是如何造成地震的呢?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活行星,意思是說地球尚未完全冷卻,其內部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熱能活動。當我們燒開水時,水壺底部溫度較高的水會因密度變小而上昇,等它上昇到表面時又會因溫度降低後密度變大而下降,水壺裡的水因此產生對流作用。地殼下面黏稠狀高溫的地函物質也會由於溫度變化而產生對流現像,下部地函較高溫的物質因密度減小而往上升,上部地函較冷、密度較大的物質則會往下降而造成對流現像,這種對流作用不斷的進行順便也帶動浮在地函上面的一塊塊的板塊移動,板塊與板塊間相對的運動於是產生了擠、壓、拉、扭等的作用力。這些力量會累積在板塊之間,等到聚集的能量超越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磨擦力上限板塊間就會滑動,這時候能量便被釋放出來並以地震波的形態往四面八方傳播,地震波經過的地方便帶動地殼震動而形成地震。因為上述的原因,地球上主要的地震活動才會都集中在板塊的交接處,並且在世界上形成三條主要的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中洋脊地震帶,這三個地方所發生的地震分別佔全球地震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十和五。日本與臺灣均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日本處於太平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接處,而臺灣則位於太平洋板塊西邊一個較小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接處,所以,台灣與日本一樣都常會發生地震。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在臺灣東部的花東縱谷交接,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大約7到11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運動,撞擊歐亞大陸板塊,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灣的地震會如此頻繁並且集中在東部了。板塊交接處既然是在臺灣的東部,那為什麼從歷史的記載及所觀測到的資料顯示,台灣西部也常有地震發生,並容易形成災害?這是因為當菲律賓海板塊撞擊歐亞大陸板塊時,這個力量也會傳遞到台灣西部,並造成地殼的變形,當有一天地殼變形得太厲害,地殼便會在最脆弱的地方裂開、產生斷層,而將能量往外傳播而產生地震。因為台灣西部工商較發達、人口較稠密,地震發生的地點又比較靠近人類居住的地方,所以災害就更容易發生了。參考資料:http://www.sinica.edu.tw/misc/921chichi_wb/messages/145.html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410000012KK06152


CDCB83AB41E4EB5C
arrow
arrow

    h75jl59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